本报记者 李维 北京报道
高清视频的发展预期正在给A股市场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与高清视频有关的事件正在得到资本市场的密切关注。一方面,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月初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另一方面日前三星在2019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19)上推出的8K电视系列Q900R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不少卖方机构对相关上下游公司的基本面受益方向进行了研判。
与此同时,买方机构在5G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在加紧研究与高清视频、成像相关的8K及OLED领域的投资机会。
但也有分析人士提示称,目前8K等技术展望可能已经超出现阶段的视频质量需求,加之部分相关概念股估值已经不低,需要对该领域的风险有所警惕。
押注高清的逻辑
今年3月初落地的《行动计划》提出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这让不少机构看到了相关产业链的新机会。
“硬件厂商的持续创新将刺激下游消费增长,高附加值面板产品也将改善面板厂商盈利水平。”长城国瑞证券分析师李凌翔3月19日指出,高清大尺寸面板行业有望持续获益,建议关注面板行业具有资金及技术实力的龙头企业,如京东方A。”
3月11日,信达证券表示,可关注下游产业需求量大和国家重点扶持的细分板块。
“建议从两个角度对电子行业进行布局。一是,关注下游产业需求量大、成长性较好的细分板块,不断增长的需求将成为推进产业发展的稳定动力,例如光学元件板块。二是,关注国家重点扶持的细分板块,如半导体。”信达证券指出。
也有机构认为此举将带动Mini-LED需求的爆发。
“照行动计划的目标,2020年4K电视销量占电视机总销量的40%,2022年4K高清电视普及,8K占比超5%。”3月5日,华创证券电子分析师耿琛指出,“这将带动Mini-LED背光源在电视机市场的普及。按照目前全球每年2.5亿台电视销量,到2022年4K电视在全球渗透率将达到70%以上,对应1.75亿台4K电视销量。”
在其看来,《行动计划》将给LED产业带来巨大需求和投资机会,相关预期受益标的包括与Mini-LED芯片有关的三安光电和华灿光电,从事Mini-LED封装的国星光电、瑞丰光电和东山精密;与Mini-LEDRGB显示屏相关的洲明科技、艾比森、利亚德。
与此同时,OLED也成为卖方机构关注的重点领域,其中部分头部手机厂商发布的可折叠手机,更是让柔性OLED成为当下资本的热点。
3月17日,财通证券策略分析师马涛表示,柔性OLED将成为智能设备的“新蓝海”,并有望于2021年在手机面板领域的出货量战胜LCD。
“在应用方面,智能手机仍然是OLED面板的最主要应用,占比达到88%,未来比较大的增量点在于全面屏的继续渗透以及折叠屏带来的增量,其他电子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器、家用电器和VR设备等也将逐渐运用OLED技术。”马涛认为,“长期而言,全球OLED面板收入可能将会迎来二次爆发,到2021年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包括刚性、柔性和可折叠)将超过LCD,全球OLED面板收入将继续以两位数增长率保持增长。
在资本的连环押注下,与高清视频、OLED等领域相关的概念指数也应声而起。
交易所信息显示,2月1日至3月20日,万得高清视频指数(884696.WI)已累计上涨达55.39%,相对于创业板指数同期高出17.94%,较中小板指数同期高出24.62%,较上证指数同期高出达34.52%;无独有偶,OLED在2月1日至3月20日涨幅亦高达47.38%,远超过上述三大股指。
后续需求待考
在8K、OLED相关板块火热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速度表达了观望的态度。
以8K概念为例,一位头部电子消费类厂商产品经理3月20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在4K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力推8K概念,其噱头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4K的普及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原因并不是技术和成本原因,主要还是需求端的因素,因为肉眼对于清晰度的辨识是有极限的,通常手机的PPI(每寸像素数目)超过300时,就很难以肉眼区分出区别了。”上述产品经理坦言。
“从产品商用价值来看,并不是分辨率越大越好,如果肉眼不足以识别,那么单纯提高分辨率还会增加功耗,不利于产品的综合体验。”该产品经理坦言,“8K对于家电、投影等更大屏幕场景可能是有消费提升的,但是能否下沉到最大规模的终端产品,我们不看好。”
一些买方机构也表达了相似的担忧。
“一味地从新产品的技术优势来看未来消费升级还是不够的,一方面要看到突破技术壁垒和量产的可能性,但同样也要看到市场的真实需求。” 3月20日,上海一家私募机构TMT类企业投资经理指出,“比如可折叠屏手机这一方向是否是下一代移动终端的发展形态,还是说未来会被新的终端形式所取代,仍然需要进行充足的市场调研来下结论。”
“从价格来看,这些概念和方向的利好预期已经被一些相关概念股所消化,现阶段仍然要警惕相关领域的炒作和泡沫问题。”上述私募机构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