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趁这两天天气好,我把他盖的这床棉被拿出来晒晒。”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灯塔村一农家小院里,冬日的暖阳将女主人的脸颊晒得红扑扑的,再过几天,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就要回家,她心里止不住的高兴。去年8月,眼看着儿子考取的学校就要开学,可学费和生活费的缺口还没补齐。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广东移动驻村扶贫人员联系了村委会,将一笔助学金发到了她的手上,一下就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精准扶贫攻坚年,广东移动各对口帮扶贫困村的脱贫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随着道路硬化、危房改造、河道修建等基础工程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如何在实现衣食住行质量提升的基础上,推动贫困村民生产致富、精神富足,成为扶贫工作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近两年来,广东移动持续加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投入力度,依靠信息网络及人才优势,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开辟了一条科学致富的好路子,村民种养有技术、增收有途径、上学养老有保障,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扶贫扶志
“扶贫灯塔”照亮生活希望
“如今的灯塔村,不同往日了,田间地头种的都是生活的希望。”在河源市东源县灯塔村,类似这样的话语时常可以听到。这希望,来自一片百香果园。2016年,广东移动响应政府“企业参与扶贫攻坚”的号召,对河源市东源县灯塔镇灯塔村进行定点帮扶。
扶贫重扶志,为了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驻村干部积极开展实地走访,结合该村地域、气候特点,量身定做“造血功能”扶贫项目,以百香果种植为突破口,成立以村集体为主的百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引导7户贫困户种植14亩百香果。果园建起来了、水果丰收了,驻村干部又张罗起了网络销售,一步步指导合作社村民运用微信或是在“岭南生活”电商平台上架售卖百香果,销路打开了,村民的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
扶持种植之余,广东移动还鼓励贫困户子女求学求变,通过助学金、图书、学习用具等物资发放,为孩子走向光明的未来铺路搭桥。2018年,灯塔村共有69名符合要求的贫困户在读生收到了200元~3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奖励。
科学种养
自力更生实现“家门口增收”
在梅州市五华县留畲村,依靠科学种植养殖,很多贫困农户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留畲村地处五华县偏远山区,村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为主,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省定贫困村。2016年,广东移动对该村开展定点帮扶,通过与留畲村“村两委”班子的反复考察和研讨,确定以茶叶产业为主、以土鸡养殖和红薯种植为辅的“1+2”产业布局扶贫计划。为使种植养殖脱贫持续有效进展,驻村干部组织购买了一批种植养殖书籍分发到户,并不定期邀请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授课,茶树什么时候追肥、鸡苗什么时候出笼、番薯藤什么时候掐尖……每个知识点都做了具体的讲解和巩固。有了技术支持,村里种植养殖产出的农特产品无论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有效改善,凭借好评口碑,线上下单订购的客户不断增加,单茶叶一年就能带来超百万元的总收入。
“村里成立了茶叶社,我就在茶园里采茶,一天能赚80元,家里也参照培训养点土鸡,土鸡蛋下来了就叫年轻人帮忙在网上卖,不用出远门,自己就能养活自己,一年吃穿用度基本不用愁。”说起这两年的生活变化,留畲村温大伯乐开了花。
温暖教学
点缀山村孩童快乐童年
“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它的名字叫《歌唱祖国》,老师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在肇庆市德庆县凤村镇云学校,除了语文、数学,孩子每周最期待的课是麦宇霄教授的器乐课。
致富的路子走出来了,考虑到更长远的发展,广东移动扶贫干部还时刻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孩子能接触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本领,收获快乐童年。云学校是凤村镇最小的乡村教点,被当地称为“麻雀学校”,云学校只有1名教师、10名学生,从学前班到三四年级都在一起上课,课程相对枯燥。在当地驻村的麦宇霄了解情况后,自费购买了口琴发给学生,有时间就来教学,给孩子带去了趣味十足的课程体验。“以前也有老师来支教,但很多都是来一次,昙花一现,作用有限。既然我在这里驻村,就想坚持下去,教给孩子一技之长,希望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一段特别的回忆。”看着孩子对手上的口琴爱不释手的样子,麦宇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满足感。
精准扶贫,广东移动在路上,初心不改、脚步不停。从民生改善、信息化建设到产业帮扶、教育扶智,每一项工作都可见忙碌的身影。数年如一日,扶贫人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用信息化网络描绘出一幅幅脱贫致富的画卷,用爱和行动帮助贫困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让幸福与希望不断生长。我们的乡村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