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版了,很多更新的用户一下子有点懵,因为,变化太大,其实,细想起来,也没什么,只是我们太熟悉微信从前的样子了。
从张小龙和马化腾的最近状态看,微信甚至腾讯都是感受到了深刻的危机,否则,只是一个部门的非主要官员发布了一个似是而非无实质内容的游戏“利好”,腾讯以及整个市场竟然都兴奋了。
有人说,钉钉的崛起给了微信压力。确实如此,腾讯因为钉钉的原因做了企业微信,一开始还高调的作战,现在几乎销声匿迹,除了偶尔发布下骇人的用户数据,就是沉默。简单的很,任何一个应用,只要是有微信的流量推动,短时间内用户疯长几乎是必然,但随后呢,却都只能自保,至于企业端的,本就不是腾讯所长。
于是,最擅长研究产品进行改良的腾讯再一次将其他所有软件吸引人的那部分都移植到了微信上,一下子具备了钉钉支付宝Snapchat和Instagram国内外应用之长处。既然学不了乔峰,那就学慕容复吧。
微信改版也不是一回两回,据说八年大改了七次。与时俱进的产品设计,本来就是腾讯的长处。此前的9月份,微信也曾经进行了大大小小十余处的改动,包含订阅号信息流、小程序、看一看、搜一搜、表情包等各个层面,不过,很多地方后来又改回去了。
微信这一次的改版,看起来突兀,实际上大多数都是集中在短视频这个中心之上,由此可以看出,前一阶段微信朋友圈加入了“微视录制”效果不理想,而微视的发展也更加不尽如人意,如今只能靠微信来冲锋了。
关注社交产品的人,都能看出时刻视频是对Snapchat和Instagram Stories功能的“移植”,而“好看”替代了“点赞”,“因为看见,所以存在”,从名字上就可以直观的看出来是为短视频准备的。
不过,这些改变固然体现了腾讯的思路,但用户买不买账却不一定,微信几年来在视频领域小心谨慎,一方面是与其架构不和,一方面是与张小龙的微信初心不符。
从腾讯的战略中也可以看出,“连接一切”的核心是微信,这必然导致微信承载越来越多的功能,而界面就那么大,人们用微信的主要的沟通功能就会更加弱化,臃肿的页面依靠小程序来解决看似是个道路却无法成为数字经济的发动机。
曾几何时,人们在分析中国移动的飞信之所以干不过QQ微信的时候,就认为,中国移动做飞信的目的不纯,动机太多,还要承载公司各种各样的需求,微信却是集中所有的资源于交流之上,可是,现在微信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说,微信诞生在3G时代,在4G时代塑造了辉煌,而即将到来的5G却可能是曲线下滑的周期末端,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产品可以逆转。
在3G4G时代,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被微信变成了管道,就如同当年中国移动要手机将固定宽带变成了管道一样,现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微信一样也会被彻底的管道化,而微信却不具有管道收费的资质,腾讯的压力可想而知。虽然外界都是对微信高唱赞歌,可管理团队应该比谁都清楚现实的难题。
微信要想不变成哑管道,或者即便被管道化,也可以继续营收,那只有向运营商学习做内容,这个内容不是腾讯视频,也不是腾讯游戏,而是微信自己的内容,否则,用户会跑掉,用户会离开,那么,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腾讯的大树根基就烂了。
如今来看,5G主要应用在视频、无人驾驶以及智能家居的物联网之上,可是,微信来驾车,这不是微信可以做的,物联网倒是可以用微信来智慧,不过让人与人联系的东西变成连接物,内部冲突不会小,危险最低的显然是做视频。
大多数不研究通信的互联网人士都认为,以微信的流量资源,做视频显然是手到擒来,但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微信早就做了,不用只到今天依然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其主要原因还是作为3G网络下设计出来的微信不再适应大带宽的环境。
一个简单的例子,高速公路修好了,原来不管多么先进的拖拉机都会被淘汰,虽然我们不知道是法拉利或者迈凯伦出现,但至少有一个结论,拖拉机再改装也无法成为高速公路上的王者。
2018年,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数据明白无误的说明,用户增长见顶,如果不是双卡手机的活跃,用户数下降都已经到来。在这个基数的覆盖下,真正的以身份证为唯一性的实名用户(而非微信注册用户概念)的微信增长应该已经停滞,大的天花板毫无疑问的到来了,微信一方面要应对成长危机,一方面又要应对技术难题,改变成了唯一的选择。
高处不胜寒,微信神话在2018年连续不理想,被微信流量注入的摩拜不得不交给了美团来通过上市变现,联合永辉超市孵化出的超级物种也不得不剥离主业求生,规模经济时代让位给了范围经济,微信也就不得不改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历史在前进,样子是不是难看已经不重要,说过的话是否兑现也不关键,就如万科,只要活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