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9月18日电 题:扶贫“老兵”驻村五年甘当农民“服务员”
新华社记者罗江
身穿迷彩服、背挎军用水壶,拿着笔记本走村串户访民情……转业军人隋耀达每天冲锋在脱贫攻坚战场前线。2014年,在海南省妇联工作的他主动请缨,来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共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如今,两次留任的他已是一名扶贫“老兵”。扎根共村五年多来,他甘当农民的“服务员”,为黎族、苗族群众蹚出一条致富路,全村61户贫困户231人全部脱贫。
春风化雨扶起脱贫志气
驻村第一天,隋耀达就遇到个“下马威”。
入户走访途中,隋耀达看见村民聚众赌博,于是上前制止。话没说完,一个醉醺醺的汉子上前将他衣领揪起,让他少管闲事!
“黄开团住手!这是新来的第一书记!”同行的村两委干部赶紧喝止,对方才悻悻松手。
挨家挨户走访后,隋耀达发现驻村帮扶远比想象中困难:共村667口人,贫困人口超过三分之一。像黄开团这样的年轻贫困户不在少数,内生动力缺乏,“穷根”难拔。
一些闲汉三天两头相约喝酒,“两季稻谷饱肚皮,一季瓜菜换酒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赌风难止,有的贫困户沉迷赌钱气跑了老婆,赌博时年幼的孩子在一旁看着……
治贫先治愚,隋耀达决定从黄开团这个“刺头”下手。隋耀达拎着熟食来到他家,边吃边聊,两人慢慢熟络起来。意识到错误的黄开团给隋耀达道了歉:“书记对不起,那天我喝多犯浑了。”隋耀达接下话茬劝他少喝酒,多琢磨挣钱路子。
隋耀达发现黄开团头脑灵活,建议他做点小生意。在隋耀达的帮助下,黄开团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干起了槟榔收购。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等政策“组合拳”让他摘掉“穷帽”,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
黄开团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脱贫志气与日俱增,对隋耀达也愈发服气。针对村里开办的扶贫产业合作社,隋耀达制定了股权激励机制,贫困户投劳越多股权越多。“等靠要”思想渐渐没了市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成为村民津津乐道的座右铭。
久久为功培育脱贫产业
村民致富念头被点燃,该发展什么产业带动大家,成了隋耀达日思夜想的事。
当地群众有散养黑山羊的传统,但产业“小散弱”效益不理想。隋耀达有了想法:大量闲置土地能集中种牧草,能不能进行规模化转型?
“以前没圈养过,能养得活吗?”面对村民的迟疑,隋耀达开车跑了全省10多家羊场,历时半年写出40多页近3万字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又分批带领百余村民实地考察。2016年,共村成立巾帼养殖专业合作社,纳入全村贫困户。
羊场投产后又面临资金紧缺。银行不愿给刚起步的羊场贷款,隋耀达打算拿出房产证担保贷款。“如果项目失败还不上钱,咱们连住的地方都没了!”一向支持他的妻子王玉珍也急了。但眼看着寄托全村希望的产业就要半途而废,隋耀达还是抵押贷款20多万元。
“隋书记决心要带大家把产业做起来,不好好干都对不住他。”共村巾帼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黄秀玲说。
开荒建设牧草基地,隋耀达第一个跳进齐腰的沼泽地里;早产的羊羔要人工喂养,他抱回房间用奶瓶喂奶……隋耀达对羊场倾注了大量心血,“羊书记”的名号越来越响。三年多来,羊场养殖规模已从100多只发展到700多只,年产值达60多万元,年年稳定分红实现良性循环。
红毛丹种植、黎锦编织和光伏电站等项目也走向正轨:100多亩红毛丹陆续开花挂果;村里妇女成立黎锦合作社编织销售旅游工艺品;建设的50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站即将并网发电。
举家驻村将群众当亲人
“我是党员,又来自农村,深知‘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好日子’是农村百姓最大的盼头。”隋耀达说,干部驻村不仅要带着政策和项目来,更要带着一腔热血来。
2014年7月,海南省委选派干部驻村扶贫。彼时的隋耀达刚被确诊颈动脉瘤,不适合高强度工作。然而,他还是主动请缨驻村。两次留任,隋耀达在村里一干就是五年。不仅如此,他还一度举家“落户”山村扶贫。
2016年,隋耀达动员妻子辞去工作,带着两岁半的女儿从海口搬到共村住了9个多月,妻子给羊场工人做饭,女儿在镇里上幼儿园。70多岁的老父亲也到羊场帮忙,直到去年在买菜途中遭遇车祸住院。父亲在病床躺了近一年,让他愧疚至今。
隋耀达说,让家人来到农村,是希望他们能更加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事业。“女儿已经知道,爸爸老不回家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人需要他。”
五年来,隋耀达累计为共村争取10余个项目,资金近千万元,动员社会捐款捐物20多万元。自掏腰包给孩子购买文具、带村民到医院看病、资助村里修建文化室……他用自己的工资、各类奖金捐赠款物已达10万元。
“公务员就是服务员。你帮村民办成一件事,他永远都记着你的好。”隋耀达说。他的手机成了村民随时拨打的热线电话,他的小车也成了村里的货车、公交车和救护车,近三年就跑了20万公里。村民黄开雄说:“共村的脱贫路就是隋书记的车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