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全市每千人口注册护士达6.1人
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
医护
市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北京市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到2019年年底,二级及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2020年年底,一级及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将逐步推进延续性护理,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
2020年医护比不低于1:1.30
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将达到的目标,其中包括:护理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护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稳定期照护、终末期关怀的护理服务格局基本形成。护理服务业快速增长,护理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到2020年,全市注册护士总数达15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6.1人,全市医护比不低于1:1.30。护士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全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比不低于75%,中高级职称护士占比不低于15%。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总量超过3万。同时,形成一支由护士和辅助型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从业人员队伍,从事老年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等的护理人员数量显著增加。
优质护理服务逐级全覆盖
方案还提出,要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要求在2019年年底,二级及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2020年年底,一级及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
同时,本市还将逐步推进延续性护理。例如,在三级医院试行并逐步推广“出院评估”项目,对具有较高再入院率或医疗护理有较高需求的患者制定出院护理计划,内容涵盖转诊建议、慢病管理、用药及康复指导等;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机制,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接续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要积极为上一级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术后康复患者、慢性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以及失能失智、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及残疾人等提供接续性护理服务。
本市将鼓励医疗联合体内二级以上医院通过建立护理联合团队、一对一传帮带、开展社区护士培训等形式,帮扶带动基层护士提高护理服务能力;三级医院要推动优质护理资源下沉,通过开展远程护理会诊、慢病专项管理、专科护理等方式帮扶带动接续性医疗机构和基层护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绩效职称等向基层护士倾斜
方案称,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护理人员管理制度,从护士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统筹考虑。同时,要完善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突出岗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做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此外,要在教育培训、绩效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向基层护士倾斜,提高基层护士待遇,调动基层护士的积极性。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