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红军长征的“北上驿站”
登临石块石片垒叠为墙的卓克基土司官寨,沿着吱吱作响的木梯,走进这幢传统嘉绒建筑风格的五层木楼里,毛泽东长征时住过的木屋安然如初。
1935年6月,红军进驻卓克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此驻留了一周。在官寨二层书斋里,毛泽东意外发现,除了藏文书籍,竟还有大量汉文“四书”“五经”等,书桌上一套线装的《三国演义》,让他津津有味读了好几天。
已在此为游客讲解了10年的严木初崩说,长征在卓克基的这段小插曲,显然给毛泽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于在17年后的1952年,与当年的卓克基土司索观瀛北京相遇时,仍念念不忘:你的书籍有汉文有藏文,让我大饱眼福。毛泽东还对他说,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少数民族的朋友,红军当年是借路北上,住进官寨,你用不着躲进山林里。
今天,卓克基土司官寨和附近的西索民居,已是以红色旅游为基础,集商贸、餐饮、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精品集镇,高楼林立、商贸繁荣的马尔康,也成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是阿坝州首府。新中国成立后,马尔康以原嘉绒18土司中的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历史上,马尔康亦称“四土地区”。
马尔康位于川西北高原的南端。1935年6月下旬至1936年7月下旬,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三进三出”马尔康,在其境内经过、驻留和往返,长达13个月之久。
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于达维会师后,红一方面军自两河口出发,翻越长征途中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抵达马尔康境地的卓克基。随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入驻卓克基官寨。
中央在卓克基官寨驻留7天,召开了著名的“卓克基会议”,专门讨论民族地区有关问题,通过《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号召藏族民众反对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加入红军,实现民族自决。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佩林说,彼时,《松潘战役计划》已付诸实施,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作为先锋向草地探路,于中壤口遭遇土司骑兵阻击,失利折返,但草地情况渐渐明朗,过雪山草地最关键的粮食问题,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当年7月3日,总政治部发出《关于粮食问题的训令》,要求“各部队政治部必须发动连队用一切办法,如没收、收集、收买等,收集粮食。”5日,军委及总政治部又发出《关于在松潘筹借粮食的规定办法》,再次强调粮食问题。
马尔康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李川虎介绍,在红军长征进入川西北地区后,越向雪山草地迈进,人烟越稀少,粮秣供给越是困难。一方面,川西地区本就地广人稀、物产不丰;同时,红军队伍庞大,进入川西北时,前后途经马尔康的红军超过10万人次,在被围追堵截中,缺衣少粮,军供不济;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产生的战略上的分歧,也延长了红军的驻留时间,使粮食问题更加突出。
李川虎说,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卓克基地区在整个中央红军北进甘南前,一直是红军整个战役布局的后勤基地,中央发布的《松潘战役计划》和《夏洮战役计划》,也都把卓克基作为“总后方”。
严木初崩告诉记者,在红军长征过境、驻留阿坝州的一年多时间里,马尔康及周边地区在其总辖面积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人口仅有20万,人均年有粮食200公斤左右、人均牲畜不到两头的条件下,承担起了支援10万主力红军给养的艰巨任务。
据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展示的史料记载:据不完全统计,马尔康及周边地区,支援红军粮食2000万斤、各类牲畜20多万头。
“至1936年7月,由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右纵队经马尔康向包座、班佑前进,成为最后一批撤离马尔康境地的红军大部队。”李川虎说,除了筹集大量粮食,红军三进三出马尔康,也播撒了革命火种,先后建立了以党坝、卓克基为中心的各级革命政权。四土人民为红军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让红军在这里得到了休整,并逐步发展壮大。据《红军长征在川、滇、青、甘等省藏区的史料》记载,四土地区参加红军的有5000余人。
冯佩林说,在延安时期和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多次高度评价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藏、羌族同胞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并深情地将其赞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特有的“牦牛革命”。
“正是因为对于长征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马尔康被称为长征路上的‘北上驿站’。”冯佩林说。
本报四川马尔康7月31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董碧水 朱洪园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