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糟糟的菜市场到整洁有序、业态丰富的便民综合体
一条街巷一年间的脱胎换骨
■街边杂物不见踪影
再次来到这段路,变化大得记者认不出来。过去,菜市场周边有大大小小的商铺,商户们的经营范围多少都有些越界,摊位里放不下的杂物便摆到了人行道上。购物的人们只能在其中穿行,简直乱成了一团。
如今,菜市场门前路段干净敞亮,街边杂乱的小门脸不见了。菜市场青砖灰瓦的外墙,透着古色古香。墙上是镂空的扇面窗,勾勒着梅兰竹菊,让人瞧着就清爽。
过去,菜市场里灯光昏暗、环境嘈杂。如今,柜台横平竖直,肉类、海鲜、蔬果,一目了然。在菜市场里转一圈出来,靠近南门的,还有经营服装、鞋帽等的便利小店。记者走遍菜市场和周边地区,最大的感触是少了乱象,多了规矩,街巷虽然不宽,但每一处都利用得恰到好处。
■小街巷动了大手术
一年间,这里是怎样脱胎换骨的?记者采访了和平里街道副主任李淑萍。
“菜市场及周边地区当时的状况,是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李淑萍说,从2017至2018年度,街道辖区以安外大街为中心线,划分了东部26条街巷及西部15条街巷的治理方案,新民菜市场所在的旧鼓楼外大街,则在西部15条街巷的范围内,这条街“老大难”问题多,但街道也下定决心,不仅要治理,还要按照精品街巷的标准来进行打造。
2017年12月,在日常的巡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开始向商户、产权单位初步解读政策法规,通过“一封信”等形式,让大家对街巷环境整治有了初步认识。2018年4月,动员工作启动;7月17日,产权单位、商户对街巷治理方案达成了共识和认可。7月18日,街巷整治工作正式动工,包括违建的拆除、开墙打洞的封堵等等,同时对新民菜市场的内部提升,相关部门也做出了要求。
拆、封、堵一体化是和平里街道的“拿手菜”。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和平里街道完成率常常名列前茅,这得益于前期准备工作的完善。比如对新民菜市场周边地区的整治,包括城管、工商、食药等部门各司其职,先期认真摸排,发现总结相关问题。大家发现,菜市场周边的小门脸有53个,经营面积多在10平方米以下,店面狭窄容易引发占道问题,很多商铺存在开墙打洞现象,而饮食行业则存在食品卫生和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治理过程中,45个门脸被关闭,剩下的8个门脸,街道也和4个产权单位进行了充分沟通,这些店面的再招商,要符合居民需求,符合街巷的整体环境要求,不能再出现过去的散乱情况。
对周边居民而言,新民菜市场就是家门口的“菜篮子”。在菜市场内部提升的过程中,采取了部分整改、部分营业的方式,虽然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但绝不会让居民们为买菜发愁。
■细节入手打造精品街巷
“最开始的方案是2.7米高、1.4米宽的大窗户,我认为不合适。”街道副主任李淑萍也是一位老城管队员了,街巷的老大难问题为何容易反弹,她心里非常清楚。此次旧鼓楼外大街的改造既然是按照精品街巷的标准,治理“老大难”问题的关键,她认为就在于细节的处理。
细看新民菜市场外墙上的扇面窗,有的是窗户,有的则是扇面雕刻。从外部看,窗户与装饰是整齐划一的。李淑萍说,如果按照最初的方案,窗户比较大,菜市场人员密集,大块玻璃一是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二来商户有时会在窗前贴各类广告。这样从外部看起来便很乱,而且这是一种极易反弹的问题,除了反复告知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再三考虑、推敲后,才确定了现在的扇形窗。“小窗户里面配上冰裂纹的玻璃,有效杜绝了贴广告的问题,同时窗户的样式又符合街巷的整体风貌。”在整治工作中,该怎么提升街巷环境,街道下了大力气,不仅是按照区里要求,严格执行招投标,同时成立项目组,设计方案有专业创意,同时也充分征求居民、驻地单位、人大代表等各方意见和建议。
■菜市场向便民综合体转变
新民菜市场位于东西城的分界线,再往西不远,就到了海淀,往北不远,则是朝阳,加上交通便利,因此这个菜市场客流量大,老人多。来得快、走得慢,人员滞留时间长,也曾是这里的老大难问题之一。
“过去一个半小时,现在20多分钟就出来了。”来买菜的齐大妈算着时间。她告诉记者,之所以现在购物快,是因为菜市场的布局合理了,老人觉得菜市场亲切,是因为可以货比三家,但是过去菜市场的商户分布无序,东头看了鱼,再比一家就要去西头,现在同类的商品集中到一起了,挑啥买啥都方便。
“过去你看着商铺挺多,我修个眼镜腿儿且找不着地儿呢。”张大爷说,现在的菜市场定位可不光是“菜”了,便民服务的门类也多了不少。随着张大爷的指引,记者发现,菜市场里,修鞋修拉锁的柜台前,排起了长队,修表、配纽扣电池、小螺丝也有了相应的柜台,方便多了。
记者从和平里街道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方便百姓,新民菜市场的定位逐步变身便民服务综合体。便民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还将进一步精细化、区域化,将便民项目进行集中,结构继续调整,满足百姓的便民服务需求。
本报记者 景一鸣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