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琶洲古塔 曾是中流砥柱
琶洲塔赤岗塔屹立珠水之畔 曾是古时入穗航标
琶洲塔
琶洲塔塔基处的托塔力士像
赤岗塔塔基处的托塔力士像
赤岗塔与广州塔,古今双塔相辉映
琶洲塔外貌
赤岗塔的黄瓦腰檐上缀着铜制风铃
古塔寻踪(上)
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就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目前,保存在广州市内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共有20多处,其中便包括了广州人所熟知的六榕寺花塔、琶洲塔和赤岗塔。这几座古塔命途多舛,经历数次重建重修,依然屹立于广州大地之上,俯瞰着千百年来这座古港的衰落与繁荣。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通讯员张晓思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嵇沈玲
入穗航标 双子古塔
说起双塔,很多人都会想到珠江新城的东塔和西塔,而在琶洲和赤岗不过相距几公里的地方,也同样有两座长相极为相似的古塔遥遥相望,那就是琶洲塔和赤岗塔,它们就像两位沉默的守门人,数百年间一直伫立在珠江口,迎来无数乘船而来的远方客人。这两座古塔不仅是一座古城的记忆,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琶洲塔: 楼梯“穿壁绕平座” 让建筑结构更稳固
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后,若人们乘船从珠江口进入广州,必定会看见一座屹立江心、犹如中流砥柱的塔。只要看到这座塔,船上的乘客便能知道自己已进入了广州城。这就是当时的琶洲塔。它有两个别称,一是“琶洲砥柱”,二是作为导航标志的“省城华表”。
琶洲塔位于今天的琶洲新港东路边。记者爬上塔所在的小山岗,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封闭的大门,得以近距离一睹琶洲塔的全貌。这是一座仿楼阁式的塔,塔基为八角形,由红砂岩石砌筑而成,历经数百年风化严重。塔基每边立面分别刻有八卦纹式,基角处有人形托塔力士,做出半蹲托举姿态。
琶洲塔内膛为八角直井式,外观9层且拥有暗层,一共有17层,高50多米。首层直径12.7米,边长4.95米,壁厚3.97米,辟3门,南北门都可进入首层塔心室,沿西门的楼梯上到二层,会进入塔身外层回廊。从第二层起,各层都有四面开门,如同十字纵横贯通,相邻两层相对错开辟门;其他各面无门而设龛为假门。每一层的楼梯都穿过塔壁,绕外廊一周再上楼。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办公室主任尚杰说,这种楼梯的设计叫作“穿壁绕平座式”,“壁”就是指塔壁,而“平座”则是指外廊。而记者站在外廊往塔下望,都会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比上一层更往旁边“扭”过去了一些。尚杰说,越往上爬,就会发现每层的空间都在等比例缩小,窗门的方位也与上一层会微妙的错开。“这种交错的方式,才会让建筑结构更稳固。”
另外,琶洲塔每层之间的塔檐上下都各挑出六层有棱角的波浪状腰檐,显得十分工整美观。尚杰告诉记者,这叫“棱角牙砖叠涩出檐”,广泛应用于古塔中。
赤岗塔: 托塔力士“托”起仿楼阁式九层砖塔
琶洲塔落成后20多年,不远处的赤岗又有一座高塔平地而起,这便是我们熟知的赤岗塔。赤岗塔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开工,建到一半,还因经费短缺停了工,直到天启年间(公元1621年~1627年),尚书李待问出面筹集经费主持工程,才把塔彻底建成。
赤岗塔位于海珠区赤岗艺苑路边,距离珠江边已有数公里远,塔下周边绿树成阴,组成了赤岗塔公园。与不远处的广州塔组成古今双塔争辉的美景。在一片高楼住宅和葱茏绿意的环绕之中,这座古塔就像一名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的大家闺秀,娴静地伫立在珠江之滨。她是明清时期中外船舶沿着内河航道,从古黄埔港进入广州城之前看到的最后一座塔,几百年如一日地引导着过往船舶。
如今,赤岗塔不对游人开放,只有几只管理人养的猫儿在塔周闲庭信步。记者发现,赤岗塔与琶洲塔如同双子塔,外观极为相似,都为平面八角形,仿楼阁式九层砖塔。塔高50余米,外观为9层,内分17层。塔顶为八角攒尖顶,塔刹不存。塔基也呈八角形,每边长5.5米,高1米,转角位均雕有人形的托塔力士,有些虽因风化而模糊不清,但仍能看出其生动神态。他们大多半蹲,用双手或单手向上发力托住塔柱。而这些托塔力士,大多穿戴着明代服饰,却有一副异域长相,也是赤岗塔与明清广州海外贸易紧密联系的历史见证。
据介绍,绝大多数古塔基座都有力士雕像。尚杰表示,这一方面寓意有金刚力士把持托住,建筑才能稳固,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
进入塔内,北门塔壁曾被拆去大片青砖,民国时期用红砖修复,并于修复处嵌一块花岗石碑,上刻番禺县政府禁盗塔砖的告示。沿梯可以直接进入塔的心室。从塔的心室变换方向,穿过墙面就可达到下层的外回廊。从外回廊又可攀登至下一层的心室,依次交替上行。尚杰告诉记者,这就是“穿心绕平座式”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大大减少塔的直径,既保证了古塔秀丽的造型,又使登临古塔的人有机会饱览塔周围的景色。
塔内部开辟的心室既可作供奉使用,也可作为登塔中途的缓台。其实,这与“穿壁绕平座式”相差不大,只是后者将壁内上折与回廊部分结合,为塔的心室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穿心绕平座式结构让塔身逐层递减、收分,但与琶洲塔窗门的方位与上一层错开不同,赤岗塔的窗门排列都在同一直线上。
赤岗塔外回廊狭窄,每层八角均竖有一红色依柱,柱头有额坊,叠以牙砖。虽说塔里有不少看起来木造的门柱,实际上只是在砖体上刷了层赤褐色漆。尚杰告诉记者,这种设计是为了让砖塔看起来更和谐美观,所以叫作“仿木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木构架。
在赤岗塔的黄瓦腰檐上,每个角都缀着铜制风铃,尚杰猜测,在最早建成的赤岗塔上,并不存在这些风铃。“风水塔一般不用风铃,毕竟靠江,江面风大,风铃很容易就吹没了。”
珠江口进广州
沿途共有三塔
其实,琶洲塔、赤岗塔与莲花山上的莲花塔,最初都以相同的目的建造的。“它们都是风水塔。”尚杰说。古人迷信“风水”,该地临近珠江出海口,必须建高塔,锁住灵气,不仅能镇邪,还能兴文风,壮科举。同时它们也是广州的航标,人们从珠江口进入广州,看到这三座塔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
如今,站在琶洲塔上远眺,可以望见不过一公里外的珠江。记者从史料中得知,琶洲原称“琵琶洲”,起初就是珠江中的一座小沙洲,因古时沙洲轮廓颇似琵琶而得名,又因其地处珠江要道,被称为“会城水口”。
“从这里可以看出广州的地理变迁。”尚杰说,以前这里是沙洲,周围都是江水,但随着时间推移,现在的琶洲早已与江岸相连,琶洲塔离珠江也足有一公里左右,可见潮水在不断退却。
在这个“会城水口”,开始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段传奇。唐代,离琶洲不远处的扶胥古港是万里通海夷道,是当时世上最长远洋航线的起点,高如楼阁的唐船从这里出发,直抵波斯湾畔;到了宋代,宋瓷在海外大受欢迎,这一带江面上更是商船云集。到了明清,琶洲岛名气越来越大,这个小沙洲上建造的琶洲塔,还以“琶洲砥柱”之名入选羊城八景。
为何会在一座沙洲上建塔?原来,明代万历年间,南海知名绅士王学曾倡议附近乡亲捐资,由本地一流工匠龚坤主持修建一座高塔。花费三年时间,终于在万历二十七年,建起一座高达50余米的砖石塔,那就是琶洲塔。王学曾是进士出身,一度官至南京御史,也期盼众多岭南学子能蟾宫折桂,独占鳌头,所以给这座塔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海鳌塔”。
关于海鳌塔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据明末清初的学者屈翁山《广东新语》所载,琶洲当时的水面常有金色的海鳌出现。传说建塔时,有海鳌自珠江浮出,化作神仙来助。这个传说也给琶洲塔蒙上了一张神秘的面纱。
离琶洲不远处的一处山岗,由大量的红色砂岩沉积而成,故称赤岗。赤岗海拔20至30米,以前周围都是珠江河水,后被淤填为农田和鱼塘,明、清时这里已经形成了村落。赤岗塔所在的小丘下有磨碟砂涌水潺潺流过,于是在清代,外国商人都习惯称该塔为“磨碟砂涌塔”。
据资料显示,这两座九层宝塔以典雅的建筑艺术和神秘气息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目光,一位美国商人亨特解释,这一方面因为它们是奇妙的中国建筑的样品,一方面也由于它们建造的地点之美好、塔身之高与结构之和谐。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十三行贸易的衰落和战火侵袭,两座宝塔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逐渐走向破败。民国时期,赤岗塔首层东北面曾被拆偷大量青砖,政府只好用红砖补齐,并镶嵌了一块花岗石,上面刻有“番禺县政府示:古塔砖石,严禁盗取,如敢有违,拘究不贷”的字样。
20世纪90年代,这两座见证了广州“一口通商”的古塔,才终于重修完成,让世人一览昔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