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大桥同龄还同名
快满50岁的江一桥对自己的名字特别自豪,“姓‘江’,又叫‘桥’,还跟大桥同龄,全国估计就我一个!”名字取自毛泽东诗词的他,跟南京长江大桥的缘分着实匪浅,父亲接待外宾,陪同参观过大桥上百次;就连自己的爱情,也与大桥有关。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王亚楠 /文
杨泽华 /摄 戴哲涵 /视频
快满50岁的江一桥和父母在一起。
这个姓+这个名 这么多年没遇到“撞名”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像“建国”、“建设”等一批带有时代烙印的名字一样,“大桥”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荣光,长辈们以“桥”为名,为儿孙们送上期许。据了解,如果把出生年月限定于1968年12月至1970年12月这个范围,南京人名字中带“桥”的就有近200人。
在“南京公安”微信同名查询系统中搜索,南京常住人口姓名中第三个字是“桥” 的有1571人。不过尽管叫“桥”的人不少,江一桥却仍然对外公胡颜立给自己起的名字信心挺足,“这么多年,没遇到跟我‘撞名’的。”
母亲胡蜀回忆,自己的预产期是1968年12月20日,谁知到了预产期孩子迟迟不肯出来,一直拖到了1969年1月2日。孩子出来慢吞吞,名字却是一早想好的。“父亲是南师大教育系副主任,喜欢诗词,名字就来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桥”和姓氏“江”合在一起,用来纪念刚刚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
胡蜀有次带儿子到外婆家,听到公交车上的乘客在喊女儿“一桥”,心想这么巧遇到同名的,仔细一问,小姑娘原来是叫“玉桥”。“这个姓加这个名,还是有点别致嘛!”胡蜀在中学执教,带过的学生都知道老师的儿子叫“江一桥”。初中学英语,班上的英语老师会给同学起英文名,而江一桥的英文名叫:“Qiao”。
缘分不浅
父亲参观过大桥上百次
江一桥一家跟大桥的缘分着实不浅。父亲江泰康1971年调入新华日报,负责接待外宾及进行相关报道。“当时参观南京有‘一大一中一小’的说法,‘大’指的就是大桥,外宾来南京都要去参观的。”江泰康介绍,外国友人站在桥头堡上眺望江景,纷纷赞叹,“大桥了不起!”有次日本文艺团体来访,在大桥上从头走到尾,一位参观人员感慨,“没想到中国已经建设成这个样子了!”
还有一回,江泰康陪同参观时难得地到了铁路桥。他们遇到了正在检修的铁路工人,工人们8小时轮岗,在大桥上不停地跑来跑去,工作辛苦却精神昂扬,“那时候能够在大桥上工作,工人都很自豪的!”
9年时间,江泰康上百次上大桥参观。每次外国代表团成员跟中方接待人员都要合影留念,由此他留下了几十张照片,也成为了一个“大桥通”。空闲的时候,江泰康会带着儿子到大桥公园玩,跟他介绍大桥的成就和辉煌。“后来儿子上了初中,轮到他带着自家亲戚去大桥上玩了。”
够浪漫!
大桥见证了他的爱情
初中时,江一桥班上组织参观大桥,他跟十几位同学骑自行车,从桥的这头骑到那头。
1994年,那个叫“江一桥”的小伙子恋爱了。女朋友家在六合,那时候,桥上公交车、自行车多,他骑摩托很酷地载着女友从大桥上过江,耍足了威风。
再后来,开汽车,在大桥上几分钟就过江了。
大桥整修期间,胡蜀、江泰康老两口在中山码头坐过两次轮渡,就为了看一眼大桥维修的样子。前段时间,玉兰花灯亮了,胡蜀一直惦记着要再去看看。
“一晃50年了,我和南京长江大桥同龄,共同见证了南京的发展。”江一桥计划,等年底大桥通车了,带着全家一起到大桥上走走看看,让儿子给全家拍照,记录大桥的新生,记录自己的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