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厚植中小企业成长沃土、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公平平等的市场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近日,“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就“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话题在重庆走访调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着力政策落地,增强企业获得感,全市民营经济活力迸发,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步显现。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314.65亿元,增长6.8%,占GDP的比重达到51.4%。
9月5日,“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就“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话题在重庆召开座谈会。图为座谈会会场。
成绩背后,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改善。在央视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中,重庆综合排名第五。其中创新环境排名第三,社会环境排名第二。在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中,重庆与北上广深等一众重量级城市一起,进入前十名。
厚植中小企业成长沃土
“怀揣创业梦想,却凑不齐10万元创业资金,感谢当时政府及时伸出援手。”时隔多年,重庆南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乔道依然清楚的记得当年创业时的艰辛。2011年10月,南电科技在“无资金、无资源、无产品”的情况下成立,依靠重庆市政府补贴的4.25万元及个人信用贷款合计12万元起步创业。如今,南电科技已成为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访调研团走进重庆南电科技有限公司。
王乔道的经历在重庆并非个例。
“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我们坚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激励政策,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新发展民营企业6.18万户,新发展率达8.11%。截至6月底,全市民营企业总量达76.94万户,较上年底增加1.04%。”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周承文告诉记者。
据周承文介绍,重庆市一方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积极推动“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完善全程电子化登记等措施,营造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环境;另一方面,注重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环境、提质配套服务、提升发展水平,完善高质量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体改处处长朱江告诉记者,重庆市一方面通过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积极推动“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完善全程电子化登记等措施,营造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环境。另一方面,注重提高政策质量和配套服务水平,完善高质量的发展环境。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资深财经媒体人、浙江报业协会副会长徐峻表示,重庆高度重视市场主体的培育,而且数据产业化、产业数据化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这是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民营经济既要扩量又要提质,重庆抓住了要务。
大手笔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不仅需要成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更需要突破企业发展的自身制约瓶颈,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处处长付宗伦表示,重庆把科技创新摆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位置,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建设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新型企业研发机构等,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走访调研中,重庆再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茂告诉记者,该公司2018年累计获得财政补助资金3400万元,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得益于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再升科技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创新创业之路:2019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增长37%。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访调研团走进重庆再升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无止境,科技投入无上限。2018年,重庆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近320亿元,增长13.9%;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4%左右,继续保持西部第一。全市“专精特新”培育入库企业达579家,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9家,“小巨人”企业30家,“隐形冠军”企业10家,5家中小企业获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构建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国家发改委产业所高技术室副室主任、副研究员张于喆表示,近年来,重庆市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亮点不少、可圈可点。
“全市政法系统整体联动、协同推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重庆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处处长莫绍勇告诉记者,该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制定出台了政法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十五条举措”;市公安局率先出台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30条,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后,再推出了新10条,并设立服务民营经济的专门机构;市检察院制定保障和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15条意见”,抓实“1+1+3”精准服务举措;市高法院构建“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体系;市司法局出台《服务民营经济15条》。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政委闫宏伟表示,通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网上办”“马上办”和“最多跑一次”等便企利企措施,深化联系服务机制、打通企业与政府沟通渠道等,努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营商环境的改善,让民营企业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领导会主动上门了解实情并亲自研究帮扶,让企业充分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企业在‘亲’、‘清’政商关系环境下,能够定下心,获得稳健的发展。”重庆瑞高医疗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法务代表黄莉告诉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的重要性。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对重庆来说,优化营商环境,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去解决。”重庆市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彭光远表示,今后将着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融资环境,推进“降本减负”,引导企业用好各类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重庆民营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 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