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重启宽松模式 对流动性宜疏导有方
宏观大势
中央政治局会议已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工作和货币政策走向定下基调,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希望国际资金流动性能为国内实体经济提供助力,形成“直接融资”。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2点,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利率决定,将美联储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将利率区间从2.25%-2.50%调整至2%-2.25%。FOMC还表示,将于8月1日结束缩表计划。
市场对美联储此次降息早有预料,普遍认为,此次降息的真正诱因并非经济因素,更多的是政治性因素所致。但无论原因如何,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美联储降息已经拉开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序幕。据相关机构预测,2019年美联储还有一次降息,利率降至50个基点应是大概率事件。事实上,在美联储降息之前,全球就有多个国家的央行为了防止美联储降息带来货币泛滥的冲击,纷纷加入到降息行列,还有不少国家已做好降息预热。
随着此次美联储降息成为事实,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都会采取货币自保措施,加入到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行列。一旦全球化的货币宽松启动,将会给金融业带来巨大影响。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美联储曾通过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了全球货币泛滥。虽然很多国家控制住了资本外流风险,却付出了全球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代价。
美联储在此时选择降息,也将对中国产生影响。中国央行到底是跟进美联储降息,还是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保持货币政策的科学独立与货币供应的合理调配,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又必须及时地解决。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发表了十分有见地的、适合当前中国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的货币政策取向,比如,利用美国经济的持续走软、美联储降息对人民币形成的贬值压力减小,有利于稳定中国金融市场等有利条件,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就可以了,不一定跟进降息。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中国利率水平如DR007及十年国债利率一直在下降,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也呈下降态势,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降低。虽然央行没有明面上表示要正式降息,但实际上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一直在下降。
美联储降息,重启货币宽松模式,需要中国政府采取必要的疏导对策,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流动性的正面作用,控制流动性的负面影响。对此,中央政治局会议已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工作和货币政策走向定下基调,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希望国际资金流动性能为国内实体经济提供助力,形成“直接融资”;强调“房住不炒”,不希望房价再次大涨,“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因此,中国货币政策重在搞好结构调整,引导更多金融资金流向最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实体企业,真正解决实体经济面临的资金流动性困难,避免出现全社会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现象的出现,坚决遏制资金流向泡沫产业,尤其是流向房地产行业;避免再次出现因资金宽裕导致大量产能过剩企业和僵尸企业死而复生,稳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莫开伟(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