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经济欠发达,基础弱、底子薄,贵州以后发赶超的强劲势头,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使旧动能焕发生机、新动能加快形成。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贵州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壮大工业,坚持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条腿”走路,工业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红利”也随着环境持续向好而加速释放。
发展和生态,贵州探索出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新路。
贵阳:深耕数据书写转型华章
无论何时到贵阳,你都会感到绿色扑面而来——一年四季,山青水净,层层叠叠的绿由近及远,林海起伏,满目葱茏。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果然名不虚传。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贵阳就初步形成了总面积达13.6万亩的第一环城林带,本世纪初又建成了总面积达212.03万亩的第二环城林带,此后继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修复生态。到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
贵阳位于喀斯特地形之上,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修复极为困难。正是这种“不堪一击”,让贵阳把生态环境看得很重,种绿、护绿,深入贵阳人的骨髓。
正是这份独特的绿色情结、绿色情怀,让贵阳生长出了绿色基因。每次面临发展和生态两难选择时,这座城市都毅然决然选择了“绿色”。
上世纪90年代末,贵阳在全国范围内较早提出了“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21世纪初确立了“环境立市”战略,积极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市,积极摆脱“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恶性循环怪圈。
“贵阳面临着双重压力、双重任务。”贵阳市市长陈晏表示,贵阳必须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承担起引领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使命,缩小与其他城市的差距。由于贵州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贵阳还需守牢天蓝、山青、水净、地洁的底线,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贵阳的地位和使命,要求我们必须走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依托生态优势和日益改善的交通条件,贵阳一方面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抓新产业培育,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
2013年以来,贵阳紧紧抓住与北京中关村全面合作,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贵州的重要机遇,勇敢地站在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交叉融合的新起点上,把大数据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围绕大数据产业核心、关联、衍生三大业态,全面发展数据中心、呼叫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6年来,贵阳市在全国实现了多个“率先”:率先创建了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率先举办了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博览会和峰会,率先成立了大数据交易所,率先提出块数据理念并探索建设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等。
2018年,贵阳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增长22.4%。大数据正逐步成为该市后发赶超的新引擎。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为传统产业插上跨越发展的翅膀。
贵阳市观山湖区兴达兴建材公司是一家从事商砼、砂浆、构建等建材产品研发的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商砼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原材料、生产、运输、施工等过程实时数据采集、监测、分析和集成应用,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
数据显示,2018年贵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45.3。
此外,贵阳还深挖大数据的政用、民用价值,运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改善民生服务,形成了大数据全产业链、全服务链和全治理链。“数据铁笼”“党建红云”“数治法云”“社会和云”等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
六盘水:把生态做成产业
7月中旬,六盘水一年一度的消夏文化节正式启动,期间还举办一系列活动,为广大游客送上一个凉爽的夏天。
“这里很凉爽,最适合避暑了。”来自重庆的刘先生每年夏天到六盘水避暑,已经成为习惯。
到六盘水旅游,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事情。此前谈到六盘水,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煤炭。
六盘水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数据显示,该市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煤层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
长期以来,六盘水依靠采煤、发电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发展方式粗放等原因,矿产资源浪费严重、水质持续恶化、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上世纪90年代,六盘水曾经面临生态崩溃边缘,森林覆盖率只有7.5%,石漠化占国土总面积比重高达45.35%,水土流失面积达80%以上。2007年,六盘水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区域限批”黑名单。
严峻的形势倒逼城市转型。六盘水吹响了“绿色”突围战的集结号,以摆脱“路径依赖”、跳出“资源陷阱”,实现经济由“黑”转“绿”。
近年来,六盘水狠抓环境污染治理,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将过去的“废物”重新循环利用,提升了资源清洁化利用水平。同时,统筹推进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废治理和乡村整治“五场战役”,市中心城区开展蓝天保卫战扬尘治理六大专项行动以来,未出现一天污染天气,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六盘水把植树造林作为治理环境、修复生态的一个重要手段,森林覆盖率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2018年,该市共完成营造林85.5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65.74平方公里,去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9%。
“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不是生态文明。”六盘水市市长李刚表示,六盘水市既要修复绿水青山,也要创造金山银山,坚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道收,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近年来,六盘水紧扣“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主线,大力实施“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舞活“产业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从“添绿”中“生财”,将荒山野岭变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同时,六盘水扬长避短,发挥海拔相对较高,夏天凉爽、冬天寒冷的气候特点,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夏季,19摄氏度的六盘水成为不少游客炎炎夏日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冬季,六盘水目前已经建成了玉舍雪山、梅花山和盘州云海乐原3个滑雪场,总面积达23.3万平方米,是我国南方同纬度地区容量最大、赛道最齐全的滑雪场,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今年一季度,六盘水市共接待游客1324.8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8.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和40.85%。
曾经“傻大黑粗”的“煤都”已逐渐被“凉都”的绿色名片替代。六盘水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黔南:绿色之州“好花红”
黔南是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的旋律在当地随处可闻。
仲夏,贵州省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绵延10余里的刺梨硕果压枝,丰收在望。
“再过一个月,果子就能连续下树了。”村民李明权告诉记者,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除了卖刺梨鲜果,还要加工刺梨干、刺梨酒。加上开办‘农家乐’和刺梨苗的收入,一年能有20多万元收入”。
小小的刺梨果,让茶香村这个10多年前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实现了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
茶香村的变化,是黔南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造生态之州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黔南州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等项目,大规模发展刺梨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了“点绿成金”。
面对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任务,黔南州首先想到的是呵护好绿水青山。据黔南州林业局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州通过社会造林、退耕还林、长江和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途径,累计完成营造林2386万亩。到2018年,全州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增加到64.2%、2225万亩、6200多万立方米。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关键是要找到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径。”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介绍,该州长期将绿色理念植入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中,强化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茶产业是黔南州重点打造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该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产业之一。黔南州将茶产业作为核心产业来培育,一手抓规模化发展,一手抓茶园管理,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将茶叶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全部纳入质量安全监控中,实现了茶产业量质齐升。
目前,黔南州现有茶园161.8万亩,产茶茶园105万亩。2018年,该州实现茶叶总产量4.06万吨、总产值63.84亿元,全州茶叶从业人员38.83万人,覆盖贫困户14655户51420人。
通过多年精心培育,黔南州目前的茶叶、刺梨、蔬果、花卉苗木等产业已形成规模,都匀毛尖、罗甸火龙果、龙里刺梨、荔波樟江蜜柚等一大批农产品已经具备一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旅游产业是黔南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抓手。黔南州完善配套设施,培育精品线路,丰富产品供给,打造了数个知名景点。数据显示,2018年黔南州共接待国内过夜游客753万人次,同比增长14%。(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