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擦罗,在彝语中是“放牧羊群的地方”。1935年,顺利通过冕宁彝区的红军先遣部队在强渡大渡河天堑以前,曾短暂在雅安市石棉县停留,现石棉县境内的擦罗彝族乡正是红军当年停留过的地方。
今年75岁的擦罗乡楠桠村村民任明才儿时常听邻居叶奶奶讲述当年红军的故事。“红军进村时,每人都背着两双草鞋,看着很朴实,他们向大家宣传‘我们和劳苦大众是一家人’。”叶奶奶告诉任明才,原本村里很多“怕”红军的老百姓躲到山里,叶奶奶和老人们纷纷向大家传话,这才把大伙陆续从山上叫了回来。
“红军来时,我只有8岁,大人们都说有部队来,大家要小心一点。结果红军来了以后和老百姓很亲。红军战士打(劫)富济贫,给我们钱,还给我们分粮食。”满头白发的龙桂芳老人今年92岁了,她不仅见过红军,还时常向游客们讲述红军的故事。而她所说的“分粮食”的故事,在擦罗彝族乡不少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石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洪介绍,擦罗建有川军军阀刘文辉部队的一个军粮站转运所,其任务是接收从西昌运来的大米,再发往康定,供驻军食用。“大部队到了以后发现这里的百姓缺米缺粮,就决定把军粮站里的4000多包大米分给大家,每包大概60斤。他们朝军粮站里扔了几颗手榴弹就把民团的保丁吓得落荒而逃。红军顺利打开粮仓把大米分发给群众。”刘洪说,“开仓分粮”的消息传开后,方圆二三十里的彝族老百姓都过来领大米。“不少人是第一次吃上大米,很多人囤着逢年过节才吃”。
当年红军“开仓分粮”的地方在擦罗乡老街后面的一处空地,顺着老街,红军一路分粮来到了福龙村的黄家碉楼,这是目前该乡现存的唯一一座碉楼,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红军曾在这里储存粮食。“除了粮食,他们还搬来一些簸箕、锄头分给大家,希望大家既有粮食吃,又能搞好生产。”今年75岁的黄仁春老人说,碉楼附近的群众因为分到了粮食,家家户户都高兴得像过年一样。
短暂驻扎后,红军战士和擦罗乡的乡亲们依依惜别,黄仁春的父母还帮助战士们将一部分囤粮背到了安顺场,目送大家离开。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但“开仓分粮”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见证着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情深。(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记者 刘畅)
艾普奖|庄子峰荣获2 ITALIAN MODERN 设计,重塑生活的一种方式。 以独特、…
潜心打磨缔造唯一 劳斯莱 Bespoke高级定制的幻影长轴距车型——幻影“…
三星Neo QLED 8K电视,和这 在2021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三星在“First Look”…
三星电视:做时代的引领者 家电圈近期最值得期待的看点非三星电视莫属,除了一系列科技大片即视感的VLO…
影创科技集团董事长孙立荣 2019年度商界青年领军者获奖人——爱库存联合创始人冷静女士为孙立颁奖....…
共绘XR文旅蓝图,影创科技 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意味着双方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影创科技与江西旅游…
南昌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熊冬 调研组一行在体验 5G+MR 全息智慧教室后对其丰富、直观、立体的教学形式表示赞许…
《少年三国志2》共筑军团 今天要给少年们介绍的就是中的军团玩法,快点跟紧队伍,不要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