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8000亿增量
1月15日和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分析认为将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息可能性不大
近几年的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6年2月
央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8年1月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全面实施,释放流动性约4500亿元,在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同时,有效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
2018年4月
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2018年7月
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2018年10月
央行决定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2019年1月4日
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1月4日,新京报记者从央行网站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央行称,这样安排能够基本对冲今年春节前由于现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波动,有利于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在央行宣布降准前,李克强总理于1月4日接连考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普惠金融部,并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降准1个百分点 净释放长期资金8000亿
央行公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松紧适度,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稳定宏观杠杆率,兼顾内外平衡,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有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时也兼顾了内外均衡,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央行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均为定向降准。四次降准释放基础货币约为3.65万亿元。
降准符合预期,分析:有望发挥三重功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次降准完全在意料之中。”他表示,本次降准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稳定资金,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有助于银行进一步发展普惠金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和民营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同时,央行在岁末年初推出此举,还有助于保障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利于商业银行在春节前后做好各项金融服务。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本次降准在春节前如期而至,有望发挥三重功效。
第一,从方向来看,在2018年连续四次降准之后,本次降准适时接力,释放增量流动性约8000亿元,再度确证了稳健中性、边际趋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从而加快“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
第二,从节奏来看,本次降准分两步落地,主要用于针对性地缓冲春节前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局势。在当前美股剧烈波动、全球市场情绪逆转的背景下,此举有助于提前遏制流动性风险,避免其在高杠杆水平下向信用违约风险传导。
第三,从结构来看,本次降准进一步置换了MLF存量,有望继续消除MLF对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价格歧视”,从而加速纾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瓶颈,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及时激活市场微观活力。
昆仑健康保险资管中心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认为,“降准”有助于扭转信贷错配的局面,提升央行贷款效率。他解释称,当前的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早年间央行票据冲销流动性捉襟见肘时形成的,央行希望通过提升法定准备金率“冻结”过剩的流动性。但过高的法定准备金率间接提升了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造成了资金配给的扭曲,“只有在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至较正常的水平后,央行贷款才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货币政策除了关注总量之外,还需关注结构性问题。当下整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尤其是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未来除了需要在总量上进一步降准保持合理充裕,还要通过各种结构性的政策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投放,例如定向降准,定向的流动性提供工具,还有监管对于金融机构的引导。
解读1
“传导”至股市的资金有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1月4日股市触底反弹,实际上是提前释放了降准的预期。“大河有水小河满”,央行放水必然在股市、楼市等资产端雨露均沾,股市应该会有可观的反弹。
财经评论人曹中铭则认为,在股市收出大阳线的背景下,又恰逢央行降准,此次降准对股市有积极的正面作用,显然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此次降准对于股市的利好作用却不可太乐观。”
央行降准,股市一般都会作出反应。但曹中铭指出,央行的此次降准,既非着眼于楼市,也并非针对低迷的股市,而是针对中小微与民营企业的。中小微企业或民营企业历来都面临着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央行降准,其实是向中小微与民营企业释放流动性,而针对股市释放流动性,是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其最终“传导”至股市上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对股市的利好作用也相对有限。
解读2
有利于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历史经验看,只要降准,定会利好房地产市场,一方面能够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使用按揭贷款的购房者可以获得平稳的信贷价格。
张大伟说,此次央行降准的目的很明确,即保证市场的流动性,主要是小微企业的流动性,精准向实体经济注水,降准目的绝不是楼市、股市。“不过,难免最后依然是楼市获益。”
“从10月份降准开始,市场的信贷利率已逐渐降低,部分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有所降低。再降准,对于购房者来说,优惠利率会越来越多,首套房贷利率有望逐渐回归到基准周围。”张大伟说,房地产贷款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依然是优质信贷业务,降准后,部分城市的银行也有可能会变相地调整执行中的信贷政策。“可以说,房地产政策最严格的时期已经过去。”
不过,苏宁金融特约研究员江瀚认为,当前的降准是定向降准,属于国家对于宏观经济的精细化调控。因此,降准所释放的市场流动性几乎不太可能进入房地产市场,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和冲击。
解读3
全年降息可能性不大
“春节前现金需求大,叠加年初信贷投放较多,银行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降准释放资金有助于缓解这一压力。而且,今年地方债发行启动早,此次降准也是为避免地方债提前发行给银行造成流动性紧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鄂永健表示,此次降准仍属定向调控,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促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他还指出,未来货币政策定向调控仍是主要特征,预计类似定向降准的操作还会继续实施。在降息方面,除非面临严重的负面冲击,否则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大可能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利率则有下调的可能。
昆仑健康保险资管中心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认为,尽管高层集中表态要保证流动性合理充沛,但也不意味着降准之后会有降息。他认为,我国有较为充裕的降准空间,而且可以对疏通信贷渠道起到正面推动作用,但传统“降息”略有大水漫灌之嫌,形容为“双刃剑”一点也不为过。“因此,全年看来降息的希望不大,但降准有2-3次可能。”
解读4
“宽信用”组合拳将持续发力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今天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求“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实际上,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还将向偏松方向微调,同时继续注重定向调控,精准滴灌,着力打通“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渠道。可以预期,2019年央行将再实施3-4次全面及定向降准,这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重要措施之一。
王青还表示,央行未来还将着眼于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类似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定向降息措施也可能持续出台。
“我们判断,2019年央行还可能较大幅度增加针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从而间接实现定向量化宽松兼质化宽松效果。最后,我们预期2019年金融严监管继续加码的可能性较小,将出现一个‘破’到‘立’的过程。”王青说,总体上看,2019年针对实体经济的“宽信用”组合拳将持续发力。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宓迪 侯润芳 顾志娟 潘亦纯 张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