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黑天鹅”敲响行业警钟嘀嗒划清网约车与顺风车界线
■本报记者 矫 月
2019年1月2日,嘀嗒出行正式推出《嘀嗒顺风车合乘公约2.0》(简称“《公约2.0》”)。据悉,《公约2.0》是在嘀嗒平台原有的《嘀嗒顺风车公约》的基础上增强了各项规则间的联系,明确了顺风车的定义与合成规范,以期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指导下,为顺风车领域的安全合规发展贡献力量、为打造和谐友好的车乘关系提供平等合乘场景。
据嘀嗒出行副总裁李金龙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相比于之前的《嘀嗒顺风车公约》,最新推出的《公约2.0》有多处内容变化,如明确顺风车定义、树立正确平台价值观等内容。
有业内人士评价,2018年顺风车市场上的两起黑天鹅事件敲响了整个出行行业的安全警钟。因此,在标准行业规范未明的情况下,亟需出行平台明确顺风车定义、肃清“伪顺风车”盛行乱象。
“嘀嗒此时推出《公约2.0》不仅是平台自身的安全机制迭代优化,也是率先肩负起社会责任,为行业未来的合规发展塑造企业样本。”上述业内人士如是说。
明确顺风车本质
值得关注的是,嘀嗒在《公约2.0》的开端首先明确了顺风车的定义。2016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鼓励并规范其发展”,嘀嗒认为,上述《指导意见》所说内容是嘀嗒顺风车的根本遵循。
李金龙表示,强调的原因在于普通乘客难以仔细区分“网约车”和“顺风车”本质上的区别。过往的一些“顺风车”平台,聚集了数量庞大的专职营运司机,以“顺风车”之名、行网约车运营之实,实际上就是即不合规也不合法的“黑网约车”。而乘客也只是把“顺风车”当成运价低廉的一种“网约车”。当产品定位出现偏差时,用户安全、行业秩序就会产生问题。
嘀嗒此次通过《公约2.0》厘清概念,划清“网约车”与“顺风车”两种出行方式的界线,也是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重塑用户认知,坚守真顺风车的发展底线。
“合法合规的私人小客车合乘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要件:一是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二是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这两个要件既是顺风车和快车的本质区别,也是真顺风车和打着顺风车旗号而行低价运营之实的伪顺风车的区别。”李金龙如是说。
坚持以用户安全为导向
在交通部的严格管控下,考验顺风车平台的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问题,更在于平台的价值观。据悉,嘀嗒顺风车自创业以来,始终坚持两点:一是坚持以安全为导向,二是坚持做合法合规的真顺风车。此次新公约的内容便是企业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坚持以安全为导向,首先从源头抓起,即严格审核车主资质,审核不过,绝不能接单,历史上,其它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经审核或不经全面审核就可以让车主接单的举措让嘀嗒顺风车曾经失去过一些车主和市场份额,但是对我们来说,安全最重要,履行平台的主体责任最重要。”李金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具体的审核措施上,嘀嗒一方面坚持人工审核,而非机器审核,一方面对驾照、行驶证、身份证、有车牌的车辆照片进行验真工作,同时还设置了定期复审的工作,从源头上进行把控”。
在顺风车行业经历了粗放式的野蛮发展之后,嘀嗒已通过自我迭代完成了顺风车安全升级。“保障用户安全是嘀嗒顺风车的最高准则”,这句话在《嘀嗒顺风车合乘公约2.0》中格外突出。
“坚持以安全为导向,就必须坚持做合法合规的真顺风车,坚持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坚持顺风车定价是以分摊部分出行成本为导向,将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法运营车辆排除在外。”李金龙说道。
对于出行的下半场,“安全”将是当之无愧的首位关键词。嘀嗒表示,公司将通过不断加强安全合乘管理,通过技术及产品优化提升管理实力、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体验,在政府的指导下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合规、更平等的顺风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