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7日电 题:《祝宝良:全球经济不支持物价持续、大幅度上涨》
作者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从2020年11月份开始较大幅度回升,主要是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铁矿石、黑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业消费品和居民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从世界范围看,大宗商品价格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上涨,2021年以来涨幅有所加快,主要是世界各国生产端恢复慢,需求端恢复快,疫情导致生产和产业链不稳定,企业通过扩大库存规避风险,短期内需求生产错配。全球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金融化后,期货多头增加,也拉动价格上涨。
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和率先复工复产,经济还存在一定的缺口,货币政策处于常态水平,通胀压力不大。钢铁、部分化工产品等美欧的市场价格水平和价格涨幅明显高于中国,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是中国需求拉动的,中国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要是输入性的。同时,一些国内商品如煤炭、建材等价格上涨与国内限产、碳达峰导致价格上涨预期等有关。
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看,全球经济并不支持物价持续、大幅度上涨。
一是在世界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经历2008年次贷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两轮冲击后,低增长、高杠杆、高收入差距的格局尚不会改变。二是IMF数据显示,世界经济2020年下降3.3%,2021年预计增长6%。两年平均世界经济增速仍大幅低于3.3%左右的潜在水平。疫情影响了各国的需求和生产,但目前来看,还没有破坏各国的生产能力,影响到各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出现大幅下降。
主要国家中,中国2021年能基本恢复正常经济水平,美国估计在2022年上半年达到其潜在速度,其他主要国家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所以,不能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问题过多炒作。
2020年,生产、投资、消费、出口等不同需求的恢复时间和节奏存在差异,出口和房地产率先恢复,然后生产和基建建投开始恢复,最后制造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开始恢复,这就产生了不同的基数效应。
随着疫苗接种扩大和疫情得到控制,消费者的信心会不断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会有所提高,消费继续复苏。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历史较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体上明显改善,金融对制造业支持力度加大,制造业投资会恢复增长。国内库存水平总体不高,价格上涨会推动企业主动增加一些库存,在其他国家没有达到群体免疫之前,中国出口会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也基本稳定。
预计2021年二、三季度,中国经济的环比增速会有所提高。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在二季度达到峰值后会有所减缓。(本文据祝宝良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经济增长形势分析闭门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