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徐贝贝
品种从五仁、蛋黄、豆沙,到水果、冰激凌、小龙虾,老月饼拥有更多新口味,稻香村、中茶等品牌推出的联名糕点以及网红、文创跨界月饼的走俏,为今年中秋增添了新鲜滋味。除了吃喝、赏月,外出旅游也是人们的节日首选活动。统计数据显示,中秋小长假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2.8亿元,同比增长8.7%。此外,夜间经济也成为假期消费亮点。以北京为例,美团大数据显示,北京市节日期间夜间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总订单量同比增长26%。
传统节日因多样的消费方式焕发新活力。消费升级正朝着一个“新”字而去,体验式、场景式的富含个性化的消费更能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符合消费升级和商业变革潮流的消费新趋势,正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消费增长仍有空间
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9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5%。1月至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179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与1月至7月份基本持平。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37056亿元,增长9.1%。
不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及预期。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就此表示,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调影响,8月份石油及其制品零售额增速继续为负值,对消费总额造成拖累。据测算,去掉汽车与石油制品后,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03%,高于上个月0.63个百分点,好于预期。王静文认为,8月份调查失业率收复0.1个百分点至5.2%;未来减税降费和消费刺激政策仍将持续发力,预计消费将获回升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升级类消费势头不减,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化妆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消费增长较快,服务性消费增长势头较好,尤其是网上零售额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均持续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二者已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线上线下加速融合
据统计,2014年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速最高仅为3.1%,2014年和2016年上半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今年1月至8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8%,快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
线上电商的崛起促使传统零售商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一方面,在门店引入扫码支付、自助结账、配送到家等服务;另一方面,传统商超致力于打造场景式消费,开辟零售新“物种”,例如苏宁易购的“苏宁小店”。线上线下融合正助力老牌零售企业销售回暖。
从阿里巴巴的盒马生鲜、淘宝心选、新零售茶馆,到京东的7FRESH、京东曲美、京东之家黑金店,再到美团的掌鱼生鲜,电商抢滩实体店已不是新鲜事。价格竞争对于线上消费增长产生制约、传统电商用户增速放缓、获客成本增加等因素,促使传统电商走到线下。实际上,线下新场景的融入更能符合新生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农村展现旺盛消费力
农村消费正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绝对规模来看,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还相对较小,但增长速度却更快。数据显示,1月至8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4412亿元,同比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768亿元,增长9.0%,持续快于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一方面,农民工就业充分,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持续增加且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打下坚实基础。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收入有保障。2019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增长8.9%,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10元,增长8.7%,快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的普及、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各大电商平台下沉农村,较好地契合了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农村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的发展趋势更好满足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需求。
不过,相比城镇,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程度还不够,存在明显的追赶特点。因此,要适应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商品消费升级换代,大力培育服务类消费。《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于近日发布,其中针对提振农村消费,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体系,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等。
专家预计,随着收入和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将继续展现蓬勃生机。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