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李海楠
2019年中秋节期间,各地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假期市场安全平稳有序。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信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综合测算,全国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2.8亿元,同比增长8.7%。
对于此次中秋假期的旅游消费特点,文化和旅游部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秋团圆日、举国欢庆时,全国各地纷纷举办融亲情思念、家国情怀、传统文化、地方元素于一体的庆中秋活动。数据显示,相比五一、端午等小长假,中秋出游中,两代、三代同游的人次占比提升约14%。
旺盛的出行需求之下带来的一系列数据的向好表现,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外部环境复杂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也表明,在国力不断强盛的今天,民众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盼望仍旧处于乐观区间,至少,从近年来不断释放的强劲旅游出行需求即可见一斑。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持续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旅游市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提升。因此,国家早已明确将旅游消费作为新消费热点加以大力培育,同时,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号召,尽快形成适应于广大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国内旅游市场环境。这一点对于旅游产业的长远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对于当前经济稳增长的迫切需求而言亦如此。
在记者看来,正是基于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整体高关联性和带动作用,国家可从政策层面推动的,除了打造日趋成熟的旅游产业外,各地方也应在旅游产品供给上下功夫,这正契合群众的出行需求,实现对接出行需求与优良旅游产品供给源源不断的良性循环,如此方能真正发挥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除此之外,休假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近年来,有地方开始试水周末“两天半”休假;与此同时,有关带薪休假制度的呼吁更是不断,其背后用意正是意在进一步刺激群众消费,带动经济产业部门的相关发展。谈及此,记者以为,有必要对我国现行休假制度作简要梳理。
回顾我国休假制度变迁历程,不难发现,所谓调借拼假,始于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有关规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长假。
随后,2007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11天。现行放假调休方法通过调借双休日,分别形成2个7天长假(春节、国庆)和5个3天小长假(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
与此同时,为鼓励民众出行,原交通部自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前夕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有关工作的通知》至今,让逢重要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渐成常态。而不同于政策预期,由此带来的大规模、长时间高速路拥堵,让民众出行感受大打折扣,继而大大降低了民众的出行意愿。
毋庸置疑,无论是早年间确定的调借拼假制度还是近年来落实的高速免费通行政策,其初衷都是尽可能满足民众日益强烈的休假需求。而之所以政策效果难如人意,则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众理念进步、汽车保有量大增等多重因素有关。
当前,民众休假需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对休假天数的渴望,而越发注重起对休假质量的感受。而对于休假制度好坏、优劣的评判,恐怕检验标准就是能否符合现阶段国情和民众的普遍呼声。不妨期待相关主管部门能够有所作为,在长期推进带薪休假尽快落实的过程中,应民众所需对现有休假制度作出适当调整。至少,能先期实现还舒适、放松、休闲等休假本质于民众的短期目标。更何况,真正做好了假日经济文章,对于当前经济稳增长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