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莫迪将建设一个“太空强国”确立为实现印度与生俱来的大国情结的重要支柱。去年8月15日,他在独立日庆典上宣布,印度将在2022年之前将印度宇航员送上太空。
“不要害怕月亮中的那个男人,因为那只是我自己。”
20世纪60年代末,在尼尔 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前几天,大卫 鲍伊发行了他的7英寸黑胶单曲《Space Oddity》,这首世纪金曲后来在BBC直播阿波罗11号登月新闻的时候被用做背景音乐—此后,无数承载着人类梦想的飞船驶出大气层,开始了与太空的漫长博弈。
这一太空探索热潮也从冷战时期延续至今,并蔓延到全球范围。今年6月12日,印度“月球2号”登月航天器的面纱才被缓缓揭开,此前的发射日期几经推迟,也让这个项目更加受人瞩目—着陆器将把一辆月球车释放到之前从未探索过的月表,这辆月球车能运行14天、行进500米,并将数据和图像传回地球。
但现实并不总如想象般浪漫。9月6日,印度的“月船2号”项目软着陆失败,Vikram着陆器一度失联,虽然两天后在月球上找到了它,但这与印度最初的计划已相去甚远。“月球2号”的失败让印度总理莫迪的太空雄心短暂受挫,但这并不阻碍印度在这条“太空强国”的赛道上继续竞逐。
惊魂十五分钟
今年7月22日,在阿波罗登月50周年庆典过去两天后,“月船2号”承载着印度的太空雄心,在萨蒂什 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
经过近一个月的孤独旅程,“月船2号”在8月20日步入了月球轨道,其携带的Vikram着陆器于9月2日正式分离,开始了一系列制动以降低轨道并准备着陆,这个过程要花上4天左右,将于9月6日降落在曼齐尼C陨石坑和辛普路斯N陨石坑之间的高地平原,纬度为月球南纬70°。
“月球2号”项目总耗资约1.4亿美元,由于俄罗斯未能按照承诺交付着陆器,促使印度推后了这个计划的实施时间。这个项目包含了轨道器、着陆器和月球车3个模块,携带了10多个各类研究装置,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车,仅有公文包大小,重量为25公斤,它将携带两个分光计用于探测月球表面的元素组成—比如氦-3,未来核聚变能量反应堆的潜在燃料。
“月球2号”携带的轨道飞行器所携带的水测绘仪同样让人期待,因为太阳风中的质子会产生羟基离子,这些离子会漂向月球的两极,在那里,它们会被陨石坑中的水冰俘获,而水测绘仪将会对这些水冰展开探测。
位于班加罗尔的控制中心的气氛从未如此紧张—如果成功,这将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印度也可借此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与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并如期开展探测工作。
着陆的前15分钟是整个团队最为担心的时刻。彼时Vikram正以32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降,当海拔大概减至30公里时,它开始发动4座引擎紧急减速,只不过在距离陆地仅剩2.1公里时,意外发生了:Vikram偏离了预定轨道,就此“失联”。
所有人陷入了冗长的沉默。死死盯着屏幕的席凡(Kailasavadivoo Sivan)哭了,他是ISRO(印度太空研究组织)控制室主任,也是“月球2号”项目的负责人,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在降落阶段的后期,着陆器速度过快,任务失败了。
“你们为航天事业付出了不懈努力,为你们骄傲。”现场督战的莫迪虽然面色铁青,但还是走过去拍了拍席凡的肩膀,“前路漫漫,我会和你们一同继续努力。”
失败的阴影持续了两天。9月8日,尚游弋在月球轨道上的“月船2号”传回了Vikram在月球上的影像,ISRO发言人辛格(Vivek Singh)称,团队正竭力与它建立信号。不过,目前尚未能确定Vikram的损坏程度,而它的电池仅剩10多天寿命,恢复连线是分秒必争。
“看来是硬着陆了。”席凡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
艰难的太空梦
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亿的印度,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一直不甘人后。
1960年代,美苏开始航天竞赛。印度也迅速加入国际开发航天工业的行列,并在1963年11月21日发射了第一枚火箭。维克拉姆 萨拉巴伊执政时期,印度航天以遥测、通信卫星等实际应用为主。
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的阿塔尔 比哈里 瓦杰帕伊曾力促印度的科学家加快登月的步伐。
作为ISRO的元老级人物,安纳杜拉伊(Mylswamy Annadurai)是“月球1号”的推动者,他在去年7月份正式退休,同时也是“月球2号”在初期阶段的负责人。
“我们在石棉瓦搭建的简易工棚里工作,每4年才发射一颗卫星。”这是安纳杜拉伊在20世纪80年代的工作经历。对于尚处在经济转型的印度来说,仰望星空是个艰难的过程。
2008年10月22日,印度雨季的一天,印度的“月船1号”月球探测器,在印度南部大城市金奈(Chenna)以北100公里外的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放下了印度国旗,并确认了月球上有水。
2013年11月5日,印度发射了火星轨道探测器,并于2014年9月24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这个项目的花费仅7300万美元。新上任的总理莫迪打趣说,火星探测器任务的预算甚至还不及一部《地心引力》电影的成本。
这两次发射,在提升印度作为节俭的卫星生产商和发射者的声誉的同时,也帮助巩固了其在蓬勃发展的私人太空市场上的地位。《外交家》杂志报道称,与美国宇航局NASA每年176亿美元的巨额预算相比,印度ISRO每年的预算仅有10亿美元,仅相当于NASA预算的5%。
作为印度太空梦的接力者,莫迪的雄心更甚,将建设一个“太空强国”确立为实现印度与生俱来的大国情结的重要支柱。去年8月15日,他在独立日庆典上宣布,印度将在2022年之前将印度宇航员送上太空。
如今,距离印度第一个探月工程已经过去了11年,整个市场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例如马斯克的Space X和贝佐斯的Blue Origin等资本和科技力量对航空领域的介入。
“我们需要迎头赶上。我们现在正在开发可以多次使用的发射器。”安纳杜拉伊说。
幕后玩家
“月船2号”失败后,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美国国务院在推特上表示了安慰。
“我们赞赏ISRO用‘月船2号’登陆月球南极的尝试,你们的旅程激励着我们,期待着未来有机会一起探索我们的太阳系。”NASA称。
近两年来,NASA一直致力于与印度、以色列等国家在月球探索领域的合作。《印度时报》在6月13日的报道中曾提到,在“月船2号”的探测器着陆期间,NASA将为其提供深空网络以支持其任务通信系统。
若是回溯起来,整个“月船2号”项目可谓命途多舛。ISRO最初签订的盟友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按照2007年11月12日签署的协议,ISRO负责轨道器和探测车,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则负责着陆器,由于俄罗斯宣布他们无法在2015年完成交付,双方联盟正式破裂。
但在这一期间,印度开始求助于美国。例如印度的火星轨道探测器,便是在2013年10月确定得到NASA的深空网络支持,并借此取得了部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新一轮行业拐点也即将到来。
主权国家政府在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出现松动,民营公司正在超越行政性机构,以SpaceX、OneWeb为代表的美国商业航天公司正在高速发展,6G技术的突破和卫星发射价格的大幅下降,让资本巨头们开始了对太空互联网的布局。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宣布自己将会发射互联网卫星星座的公司,包括亚马逊、谷歌、苹果等在内,已经超过了10家,它们星座的总体规模已经超过了2万颗—而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类在历经接近60年的太空开发之后,在轨的人造卫星数量也不过4000多颗。
展望未来,太空只会更加拥挤。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