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命,就是我的命!
尽管上映之前已经口碑爆棚,但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用1小时29分就刷新国产动漫首次单日票房最快破亿记录的成绩,仍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
与大闹暑期档的哪吒形成对比的,却是相关研报的低调,哪怕电影爆款已成事实,点评报告也大多寥寥数语,更多只是停留在对票房的猜测,与其他行业报告中由点及面的展望和看好迥然不同。
那么,动画电影产业的故事为何不好讲?
低频的爆款
事实上,《哪咤》不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第一次爆款,但上一次的高潮还得追溯至四年前的暑期档。彼时,并不为外界看好的《大圣归来》逆势而上,拿下9.56亿票房,也曾一度开启资本市场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期许。当时有多篇研报在对比中美日动画电影市场后,得出“我国动画电影发展潜力巨大”的结论。
不过让许多人没想到的是,等来下一部暑期档爆款竟是在足足四年之后。这四年间,尽管真人电影票房屡创新高,而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却走了下坡路。据长城证券援引三文娱的数据,2015至2018年间,国产动画电影暑期档的票房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18年在上映电影数量同比增加 41.7%的情况下,票房还同比下降 33.5%。
总票房不高,单片票房的体量也比较低。据中信建投统计,除2016年外,过去数年间国产动画电影的平均单片票房并未过亿,明显低于同期进口动画电影的平均单片票房。
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之殇,从相关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也能窥见一斑。根据骨朵国漫统计的2018年报,32家动漫相关上市公司中,新三板上市的28家有14家在去年陷入亏损,仅1家公司收入过10亿、利润过亿;而主板上市的4家动漫上市公司中,有3家是亏损的。
症结早知,为何改变却难?
“中国动画电影当前依然主打低龄市场,加之缺少成熟剧本编剧体系,无法生产有内涵深度的故事情节,影响成人动画的制作水准,难以大规模吸引成人观众。”
“与美国动画电影相比,国产动画电影曾凭借独有的绘画形式和神话内容走出自己的风格,目前却在进口动画电影的冲击下面临重重的挑战,单片平均票房仅为美国的1/4 到1/3,票房天花板触手可及。”
以上两端加上引号的报告内容,其实分别来自发布于2016年民生证券和光大证券报告。然而,上述内容即便是三年之后的当下来重读,其所指症结却依然适用。
另外,早在中泰证券2017年发布的动画电影行业深度报告中就曾提到,青少年和合家欢动画电影观影结构更合理,应取代低龄化成为市场主流。不过时至2019年6月,国内动画电影“出圈”的作品仍多以低幼系《熊出没》等为主(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Top10 中,熊出没系列占据板书以上),且多在春节档播映;同比与进口动画电影Top10,无论在制作品质、题材多元化、系列化生产和全球化的变现通道上,均存在明显差距。
症结不是不知,但光有知,并不足以推动改变。正如中信建投的动画电影报告中提到,2018 年动画电影市场整体表现欠佳,仅低幼向动画电影“熊出没”的票房保持稳定发挥;而此番《哪吒》的出品方布局动画电影已有数年,但在之前也未出过爆款动画。另据第一财经报道,四年前《大圣归来》火爆之际曾带动一批资本杀入动漫产业,然而大都铩羽而归。
资本随行就市。一方面,由于充足的儿童受众,低成本制作的动画片电影可以轻松斩获上亿票房;另一方面,上亿投入的动画电影可能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也许这才是症结早知的国产动画电影改变动力不足的原因所在。
所以,尽管《哪咤》的爆款已成事实,但研报中关于动画电影产业的展望却依然相对低调。那么,什么时候可能好转?借用《哪吒》等影片的出品方高层的回答:“国产动画真正的崛起,需要每年都诞生五到十部这样的作品。”
?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