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中见大的文艺男
秦川编剧的小品《杀年猪》剧照。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外卖小哥和铁骑队员联手在大街上用衣服接住了一个坠楼的小孩,救了一条命——这是秦川刚刚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的话剧小品《铁骑队与外卖哥的故事》的结尾。在这个13分钟的作品中,操着南方口音普通话的东莞铁骑队员和一对说河南话的外卖哥夫妇闹出不少笑话,从对立逐渐走向合作。
2003年,秦川从四川来到常平镇主导小戏小品创作工作,16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常平的小戏小品创作成绩斐然,这个工厂林立的南方小镇逐渐形成了基层文艺创作的独特样本,未来他们还要进军话剧市场。
用小品展示城市性格
在一个偏远的北方农村,要过年了,村里3名留守妇女准备杀一头猪,犒劳一下在外奔波一年了的丈夫。3人个个表面上像个女汉子,勇猛刚强,但真到了动刀的时候,又个个胆小如鼠,闹出了一串笑话。
这是常平镇小戏小品创作基地排演的一个小品,故事的结尾,3名妇女的丈夫都因为要在位于东莞常平的机器人产业园赶工而无法回家过年,她们先是很生气,后来决定来一次反向春运,坐高铁来到东莞与丈夫团圆。
这个名为《杀年猪》的小品曾入围第六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的决赛,亮相央视的《我爱满堂彩》栏目。其不仅呈现了东莞元素,更是从深层次折射了中国城乡人口流动大、工业化城市东莞吸纳大量外来人口的时代背景。
常平的小戏小品创作中有许多类似的作品,同样在央视展播过的小品《随军好家属》中,5名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军嫂分别用评剧、豫剧、黄梅戏、山东快书、流行歌曲讲述了自己在东莞做随军家属的经历。12分钟的小品中,不同的方言和曲艺形式互相切换,直观地反映了东莞这座城市的多元和包容。
“孙悟空再厉害,也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对于我们文艺创作者来讲,脚下的这块土地就是如来佛的手掌心。”作为常平小戏小品创作基地的负责人,秦川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受城市性格的影响,东莞的海纳百川常常被他不经意间植入作品。“我们经常会说某个城市有包容性,这话看起来是虚的,实际上却是实的。” 在他看来,艺术家总难脱离其所在城市文艺土壤的滋养。
东莞的包容性在让不同地域的人融合在一起的同时,也带来不同文化的融合,像活水一样成为秦川创作的源头。秦川曾专门写了一首歌《天南地北常平人》来表达直把异乡当故乡的情感:“我是本地人,你是新莞人,有缘相聚在常平,就是一家人……”
形成基层文艺发展常平样本
2003年,原本在四川达州文化馆工作的秦川被引入常平文广中心,主导常平镇小戏小品基地的日常工作,策划各类小戏小品的编、导、演。常平镇对基地给予系列扶持,基地每年设有专门的排戏基金,并在常平文广中心的办公楼里设有专门的办公室和会议室,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常平大剧院则为其提供展演场所。
小戏小品基地先后有近30个小品在央视展播,4次荣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2014年,常平镇小戏小品基地被中国剧协授予“中国戏剧家协会东莞(常平)全国小戏小品创作基地”牌匾,成为全国唯一设立在镇级文化单位的国家小品基地,类似的基地在全国总共只有4个。秦川本人还入选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并在各种级别的比赛中斩获奖项,成为同行眼中的获奖专业户。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周光曾表示:“从一个镇的角度看,常平小戏小品的创作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小戏小品基地创排的《局长家事》《动物园游记》《时尚生活》《戏里戏外》《狮舞吉祥》等作品主题深刻,妙趣横生。剧中的主角多为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在舞台上的一言一行体现着艺术的真实,渗透着创作者浓浓的民生情怀和人文关怀,在给工厂林立的南方小镇增添欢乐的同时,也能触发人心深处最柔弱的一部分,让人起共鸣,有所思。
“我们是基层文化单位,常年接触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作品肯定要有泥土气息。”在秦川的办公室里,挂着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文启赠送的书法作品“小中见大”,4个字言简意赅,是对其创作风格的高度概括和褒扬。
常平小戏小品基地还举办各种创作研讨会、表演培训班、小戏小品编导演培训班,这些培训班招收学员不局限于常平镇,而是面向整个东莞市乃至全省,娄乃鸣、李文启、宫凯波这些经常参与央视春晚创作的喜剧大咖们都曾受邀来常平讲课。在秦川的挖掘和带领下,一批原本和喜剧不搭边的人跨进了小戏小品的世界,他们活跃在各镇街的文广系统,让整个东莞的小戏小品创作都火了起来。
常平镇经过多年的发展,打造出了品牌,形成业界有名的基层文艺发展样本。
野心是进军话剧舞台
喜剧能带给人欢乐,但其创作往往都是在煎熬中度过的。“创作就像女人生孩子,孩子出生的过程让人特别痛苦,但孩子出生后,每一个妈妈都是高兴的。”刘艳经常出现在秦川编导的小品中,她原本是一名播音员,在秦川的帮助下,她一步步挖掘出自己的表演天赋。在小品中,刘艳经常能说多种方言,用极强的语言塑造力来增加作品的喜剧张力。
秦川自称患有创作焦虑症,有的时候为了写一个作品,他会变得非常“冷漠”,整个脑子都沉浸其中,连爱人跟他说话都听不见。经过多年的合作,他和团队成员已经形成默契,经常三四天就能排练出一个作品,但每一次排练的过程都非常折磨人,有时候发生分歧了,有人甚至会摔杯子发怒。
“剧情和结构搭建好了,人物的一言一行放在其中就会很突出,笑料自然就来了。”秦川和团队在创作的时候不会首先考虑语言“包袱”和各种快餐式的流行语、段子,而是把更多的心血花在故事剧情的构建上。
常平有个派出所把辖区内的外卖员发展成了治安协管员,让他们辅助公安民警了解社情民意。秦川得知这个事儿,感觉很新鲜,就跑去和他们聊天,聊着聊着就写出了《铁骑队和外卖哥的故事》。
“我们应该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去关注人,在一条滚滚的河流中,一勺下去,很难只舀出泥沙或清水。”秦川不喜欢单独将某一类人拿来在作品中突出,他觉得刻意去关注或者屏蔽一个群体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外卖员和警察虽然代表了社会上两个不同的群体,但有交叉在一起发生各种关系的可行性,他们在舞台上所带来的温暖能让人感觉到生活远比艺术精彩。
在小戏小品上做出一些成绩后,秦川有了更大的野心。接下来,他准备组织粤语白话小品的排演,让基地能够更好地在常平扎根,现在已在招募本土演员,今年下半年将完成一场粤语小品专场演出。他还有更大的野心,就是进军话剧市场,据悉,目前他们已经在和中国田汉研究会合作话剧《倒不过的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