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科幻片最缺的是科幻情怀
《新民周刊》2019年第7期封面文章《情感才是科幻片最大的硬核》中写道:2500年,这是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里,地球逃离太阳系、泊入比邻星轨道、开始“新太阳时代”需要的时间。
这一场流浪,还要从20年前开始说起。
被誉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提升到世界顶级水平”的“大刘”刘慈欣,2000年时发表了他的短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80后的郭帆看到这部小说,还要再晚几年。
从小就爱看《科幻世界》《奥秘》等科学杂志的郭帆,在大二那年与大刘精神相遇了,《流浪地球》里“全人类带着地球一起跑路”的奇思妙想让他觉得很酷。
大刘曾说,中国人拍科幻片,缺技术、资金、经验,但最缺的是科幻的情怀,而郭帆的优势就在于他有情怀。
一拍,即合。4年后,《流浪地球》公映,郭帆在微博上写了“给《流浪地球》的一封信”,将这个电影项目昵称为“小破球”:“小破球,你已经四岁半了,今天,你会正式离开家,来到外面的世界,无论风雨荆棘,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