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城市24小时》之成都
百度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历经40年戏剧化成长,浓妆淡抹,姿态万千。纪录片《城市24小时》将镜头对准当下中国,集群式描绘城市的多彩容颜,为中国城市谱写了一首交响曲。
《城市24小时》捕捉城市一天的生活与节奏,把繁复纷杂的生活空间装入时间容器,钟表指针旋转着揭开城市的面纱,展示了城市交响曲电影的独特魅力。清晨,人们从大街小巷出场,武汉的热干面、郑州的胡辣汤、厦门的沙茶面香味飘飞,成都大熊猫睁开眼睛,深圳股市准备交易。时针快速转动,奏鸣曲响起:郑州工地施工,中欧班列驶出站台;深圳证券交易所紧张交易;过早之后,武汉人过江上班,长江大桥铁路养护班与时间赛跑,在70分钟里调好一段钢轨轨距;厦门引航员将外国轮船引入码头;只有成都人似乎不需要工作,涌进茶馆消遣闲散的时光。时针转向12点,一段轻松的小步舞曲,快速奔跑的城市突然慢下来,度过一段慵懒的、轻松的时光,甚至成都高科技公司的白领也要午休。下午两点,节奏急促,城市再次转动起来:郑州城中村陈砦村即将被爆破,深圳华强北挤满了发货的商人,成都软件园里白领紧张编写程序,郑州武汉湖北博物馆迎来游客高峰,厦门鼓浪屿雷永平出门参加下午茶音乐会;晚上六点,一曲唱给夜晚的情歌在回荡:郑州国棉四厂老职工聚在四厂烩面馆一边回忆当年一边吃面,成都被抛进火锅的汪洋大海,木偶戏、地方戏、摇滚乐共同演奏着厦门的文艺生活,只有深圳写字楼里的人们还在继续加班。
每个城市都有一份自己的独特气质,它来自历史、地理、人群以及气候、物产等众多元素的神秘组合。以摄影机勾勒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并非易事,尤其这些超大城市。总导演张旭称,他们“认真选择每座城市里真实存在的场景故事和熟悉的陌生人,唤起大家内心的回忆和共鸣”,为“中国城市的素颜写真”。以郑州为例,影片从火车站开始,火车赋予其现代地位,胡辣汤、豫剧给予其文化性格,商朝亳都考古现场赋予其历史背景,中欧班列与富士康科技园描绘其国际色彩,国棉四厂则留下了共和国烙印,一座中原城市形象跃然而出。同样,年轻城市深圳的科技潮与资本派,海陆中心码头武汉的江湖气,厦门的文艺范与海洋风,熊猫、茶馆与川菜烘托的成都休闲味儿,准确的电影意象点化出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
40年经济高速发展带给中国人五彩斑斓的梦想,而城市是许多人梦想的起点和归宿。期待《城市24小时》将镜头对准更多的中国城市,也期待这样的影片每过10年、20年能重新拍摄一遍,捕捉同一空间里时间留下的刻痕,记录城市容颜的变迁,记录人生命运的转换,也见证我们这个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踩出的每一行脚印。
(责编:韦衍行、丁涛)